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2

时间:2022-4-27 12:37:17 来源:胰腺炎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

谨慎而后行医!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

非博不能致其得!

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住院患者。

一、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脾心痛。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编码:K85)。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①《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②《急性胰腺炎》(张肇达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①美国胰腺病协会(APA)年修订的《急性胰腺炎分级和分类系统》;②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组年发布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年版)”。

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常见证候:

腑实热结证

肝胆湿热证

肝郁化火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脾心痛(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方案(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

2.发病72小时以内入院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4.慢性胰腺炎引起的急性发作,创伤性胰腺炎、胰腺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淀粉酶、脂肪酶;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腹部彩超(肝、胆、胰、脾、肾);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气分析、胸片、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CEA、CA-、AFP、铁蛋白)、腹部CT、腹部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EUS)、电子胃镜、腹部平片、胃肠道钡餐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汤剂、中成药

(1)腑实热结证: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2)肝胆湿热证: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3)肝郁化火证:疏肝解郁,通腑泻火。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4.西药治疗

5.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腹痛腹胀等主要症状改善。

2.腹部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肠鸣恢复。

3.血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恢复。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疾病由轻症急性胰腺炎转化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时,需要延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者,退出本路径。

3.对于怀疑或已经证实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在治疗中病情恶化者,需行鼻胆管引流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脾心痛(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编码:K8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年月日

(入院当天)

年月日

(第2~4天)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密切观察、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监护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对患者继续监护

□明确诊断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完善入院检查

□饮食指导

长期医嘱

□脾心痛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禁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脉点滴中药注射液

□中药灌肠

□针刺治疗

□西药治疗

□补液、补充电解质治疗

□抗生素治疗

□抑酸治疗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尿淀粉酶

□便常规+隐血

□血淀粉酶、脂肪酶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血脂、血糖

□C-反应蛋白

□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CEA、CA-、AFP、铁蛋白)

□腹部CT

□血压监测

长期医嘱

□脾心痛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禁食或流质饮食(饮食指导)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脉点滴中药注射液

□中药灌肠

□针刺治疗

□西药治疗

□补液、补充电解质治疗

□剂量增加□原剂量□剂量减少或停用

□抗生素治疗

□剂量增加□原剂量□剂量减少或停用

□抑酸治疗

□剂量增加□原剂量□剂量减少或停用

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I级护理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救治过程

□配合监护和急救治疗

□静脉抽血

□配合急救和治疗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生活与心理护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月日

(第5~7天)

年月日

(第7~14天,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明确是否可进食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与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防治并发症

□治疗效果、危险性和预后评估

□饮食指导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

□完成出院总结

□饮食指导

□健康指导

□通知出院,帮助患者或家属办理出院

长期医嘱

□脾心痛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禁食、或进食流质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静脉点滴中药注射液

□中药灌肠

□针刺治疗

□西药治疗

□补液、补充电解质治疗

□剂量增加□原剂量□剂量减少或停用

□抗生素治疗

□剂量增加□原剂量□剂量减少或停用

□抑酸治疗

□剂量增加□原剂量□剂量减少或停用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检查的项目(血常规、血淀粉酶、脂肪酶、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

□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中医辨证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健康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特别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学文化知识,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治疗操作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侵权及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热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cmo.com/yszl/1906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