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 http://m.39.net/pf/a_4454953.html
三次高考
大家对马云、俞敏洪三次高考的故事并不陌生了,今天三次高考的故事,又有了续集。
中石化掌门人戴厚良年从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毕业。第一年高考时差本科线一分,第二年相差本科线半分,但他没有放弃努力,终于在第三年考上了考上江苏化工学院有机化工专业。江苏化工学院曾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为常州大学。
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年的扬子石化,33年的奋斗,使他从一位普通员工成为中石化的董事长。
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他不仅是央企高管,还是技术专家。年1月8日,戴厚良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领衔的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开发自主芳烃成套技术是几代石化人的梦想。”戴厚良说道。这样的科技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芳烃成套技术的国家。年,戴厚良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是十位获奖者中唯一一位来自企业的代表。年11月2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戴厚良平时低调务实,让我们从这篇当年的原汁原味的报道中,品味一下中石化董事长青春的印记吧。
人生第一博
作者:陈晓峥印耀新
翻开芳烃厂二甲苯车间主任戴厚良的履历,一切看似平常,可就在这样平凡之中却隐藏着这位知识分子人生第一搏的青春足迹。
年7月,戴厚良结束了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四年的学业。作为四年连任的“班头和院级优秀毕业生,省委组织部和省化工厅向他敞开了大门。可是戴厚良却出人意外把进机关当干部的机遇拱手让人,抱定振兴石化工业的心雄壮志,毅然来到了扬子江畔这片尚待开发的热土地。
开始,戴厚良被分配在醋酸装置。这套现代化装置像巨大的磁场把初出茅庐的有志者深深地吸引了。他全身心地投入,凭着坚实的功底和热情,刻苦地实践、攻关,在专业理论和装置技术之间寻求成功之路,短短一个多月,便进入角色,初露锋芒,象在篮球场上打中锋一样,显示出凌厉的气势。10月初他奉派赴贵州参加全国醋酸行业联会,名家云集,经验荟萃,醋酸技术在他面前展示了一个魅力无穷的新领域。那些天,他尽情地采集吸收,犹如飞入烂漫百花园的一只工蜂。从贵州回厂不久,在专业上刚刚找到突破口,跃跃欲试的戴厚良却面临一新任务。厂党委书记亲自把他的办公桌抬到团委,说:“建设芳烃厂要依靠青年这支主力军。你有思想、有才能、有魄力,这支队伍就请你带了。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团委书记的岗位上,戴厚良确实忘情地干了一番,身先士卒拼搏精神和颇为出色的组织管理才干,使全厂团员青年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劳动热情空前高涨。为此,他也确实欣慰过。可是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走政工道路,有违初衷,他又感到极大的遗憾。知心朋友劝他说:“安心在团委干吧,好歹也是个科级干部,芳烃厂人才济济,要想求得发展,这难道不是一条进身捷径吗?”戴厚良自然有自己的主见,当他觉得这项使命已告完成的时候,年9月,他主动申请归队下车间并获得批准。
到重整车间,戴厚良便当上赴上海石化总厂实习大班的班长。一行24人,清一色的年轻的操作工。他意识到此行的责任,捏着一把汗。他带领一班人,白天围着装置,跟上海师傅学操作钻技术。晚上在灯下总结交流,研讨资料,一班人的技术水平齐头并进地得到提高。有一天,学员们在加热炉旁讨论炉子点火后的升温速度技术,提出了各种优化操作的不同见解,最后让戴厚良仲裁。他一一否定了同事们的见解,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同事们质疑说:“难道书上写的方法也不对?”他说:“这炉子参数的设计值与实际值有差异,照搬书本上的教条当然无济于事。”上海师傅肯定了戴厚良的看法,大家更加佩服班长的技术上的精明。此后遇到技术上的难题,总爱找戴厚良讨教。实习结束考核时,戴厚良这个班成绩名列榜首。
年5月,芳烃装置临近开工,戴厚良受任技术组组长,一系列迫在眉睫的任务摆到了他的面前:铂重整装置冲洗的方案亟待制订,大量德文的技术资料亟待翻译,操作规程亟待编写。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戴厚良,虽然从末接触过德文,却借助一个月的突击培训和德文的词典,奇迹般的搞起了德文技术资料的翻译。七月流火时节。他把两只脚浸在凉水里。夜以继日,玩命地苦干。11月,他被派到美国宇宙油品公司学习工艺操作和反事故模拟操作一个半月。为了多掌握一套方案,多了解一个参数,使一次性试车成功多一分把握。他惜时如金,竭尽心力,白天,他在现场学习操作,夜晚,他力避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闭门伏案研究整套联合装置上下游号至号单元的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连锁控制等,笔记记了二百多页,几套铂重整开工吹扫冲洗方案终于成竹在胸。
满载归国后,戴厚良马不停蹄,立即和技术组同志紧张地重整装置开工方案的编写工作,日夜加班,然而进度毕竟已大大拉在后面了。其它车间的开工方案已是三稿、四稿,而他们刚刚起笔。怎么办?“方案不出台就不回家过年!”这是戴厚良给自己下的硬任务,其实此时离春节仅剩下5天,明摆着他是不想回家团聚了,亲人失望了,他自己感情上也不好受,不过在理智的天平上,团不团聚与世上最大的芳烃联合装置开工相比算得了什么呢!,他把全部感情倾注于方案的编制,忘记了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是怎么度过的,甚至也全忘记了自己的辛劳和疲倦,当大年初五戴厚良拿出开工方案和操作规程培训讲义时,节后返厂的职工无不为之赞叹。
“八九·十”芳烃联合装置投料试车的当口,戴厚良当上了车间技术主任和铂重整装置投料试车的总指挥。他肩上的担子重比千钧。八台炉子,一百多台设备,几十个关键控制点,百余种物料,九万米管线,哪一外有疏漏,都会影响装置开不了车。为了稳操胜券,他一个多月吃住现场,渴了喝口水,累了打个盹。调兵遣将,稳扎稳打,终于一次性“灌”通了流程,宣告试车成功。戴厚良永远忘不了那个令人窒息日子!四名操作工一个接一个地栽倒在号反应器里,可怕的氮气窒息!他几乎是怀着负罪的心理,以无法遏制的干活的疯劲来与心理压力相抗争。事故后,号装填催化剂,他第一个冲破死亡的阴影,跳进了这个曾经吞噬过三个职工宝贵生命的反应器。12月11日#填装催化剂,80米高反应器,他一口气竞能来回八趟。元旦这一天,当他们胜利完成了催化剂装填任务时。徐国斌厂长赶来,现场紧紧的握手使戴厚良感到无比的欣慰。接踵而来的90年设备大检修时,戴厚良兼任总指挥和“六人突出队”队长,重整的所有的罐炉塔,他差不多都亲身进去过,消除漏点多个,开出去的张动火票无一发生火情,上百个检修项目提前完工。
戴厚良苦干干出了成绩,也干出了名气,博得全厂上下的一片赞赏声,年8月,当重整装置开车一次成功后,他被任命主持重整工作,成为芳烃厂最年轻的主管主任。
当上主任的戴厚良,工作干得更主动,更放手,更出色了。他像一个普通职工,喜欢去宿舍楼走走,和哥儿们侃一侃,沟通思想感情,也解决实际问题;他还像一名技术组长带领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失败的试,与南京化工学院共同研制出新型脱氯剂,成功地攻克了生产中一项严重的技术问题并被总公司定为91年的重点攻关项目的单元的腐蚀问题;他更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思想的,法律的手段综合治理车间,管理班组,使重整车间的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主任的风采带来车间的丰采,重整这个芳烃厂的关键车间之一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金刚”和“顶梁柱”。
正当戴厚良在重整越干越红火时,92年8月,他又被调任二甲苯车间主任。二甲苯是芳烃厂出产品的关键车间,无疑又是一大“金刚”,而当时管理却面临困境。显然戴厚良的使命是来开创新局面的。任务是光荣而艰难的,但有了前几年苦干的经验,他只能激流勇进,于是,戴厚良又开始了拼命三郎的又一轮苦战。
这天晚上,月明星稀,戴厚良拖着疲倦的身体第一次较早地回了家。明天领医院接受体检。
“叮铃铃——清脆的电话铃声把他从梦中唤醒,“戴主任,当班一青工操作失误,造成全线停车,请速来现场。”心急如焚,戴厚良旋即赶到中控室。此时此刻,任何责备的话都无关紧要,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开车!戴厚良眉头紧锁,沉着指挥,通宵达旦,故障排除了,生产恢复了,而戴厚良久积的辛劳也在成功开车愉悦的刺激下弥漫着,缠绕着,他累倒了,医院:患的是急性胰腺炎。
辉煌的人生同时必然是拼搏的一生。而立之年的戴厚良这一搏,搏得了中国石化总公司“优秀知识分子”的称号,搏得了走向更大成功的基础。
(成文于年)
结语:
应该说,戴厚良从团委书记岗位,主动下车间到上海石化实习,踏出了关键一步,也奠定了他今天事业的基础,那也是他成为芳烃专家的起点。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