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小院创业者」是一档由清华五道口全球创业者项目(GELP)团队打造的对话类视频节目。本期邀请和缓医疗创始人、GELP首期班校友李宇参与对话。
和缓医疗成立于年,是?家主要提供互联?视频医疗服务的国家?新技术企业。立足于整合型医疗服务综合体,和缓医疗以核心产品为载体,创新推出了即时视频医疗服务,一键呼叫9秒内即可快速见到医生,并通过多重质控保障服务质量,增加了医疗供给且广泛扩展了可及性,让千万家庭都有“医”靠。
和缓医疗自建规模庞大的全科医生团队,以医生为医疗行为主体,以患者利益为中心,面向大型企业和保险客户提供即时医疗服务,专注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用户口碑做到极致。目前和缓视频医生的会员数量已超过万人,用户满意度超过99.4%。
//以下为对话的文字内容:
刘健: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全球创业者首期班的李宇同学来我们小院。
李宇:谢谢刘老师。
刘健:在过去这20年当中我们国家医疗体系的改革在全球都是最大的动作,和缓医疗主要在做什么事情?
李宇:和缓是成立在年,做互联网分级诊疗的。其实前面叫分级,后面是整合。所以整合医疗下,我们把专科和全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在线上以视频形式提供,主要面向企业客户做管理式医疗。
刘健:和缓医疗是医院模式,和大平台推出的那些有什么差别?
李宇:首先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就有根本性的区别。我们算是后来者,是互联网跨界过来,所以第一我们在产品上突出,在手机上点一下呼叫马上就见到医生;第二我是做全周期、全天候的,是24小时在线的视频,这样全球化、随时随地都可以一键就见到医生;第三我是自有医生品牌,和缓的全科医生24小时随时接听。
刘健:你是即时的?
李宇:对,我是即时的视频医疗。我们现在平均接通时间大概6.7秒。
刘健:6.7秒?就没有了延迟感是吧?
李宇:对。
刘健:医院有什么差异?
李宇:全科医生是个特别紧缺的群体。所以我们在自有医生模式下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给他一个独立的职业通道,一直干到退休,我都可以是个全科医生。他要把常见的、我们规划的多种常见病都掌握,然后他要识别哪些症状是除外的情况、哪些是需要线下就医的、哪些是可以约专科医生的,所以全科医生群体的培训和管理,也是我们独家创新的特色。
刘健:你们还做了什么事情?
李宇:我们在医生管理上做了一些组织创新,因为我们都是互联网背景出身,当年下决心要自己管医生的时候,也是很多疑虑,各种担心的医院干的好吗,还是说我们只是个边角料凑数,那就没意义了。
我们到处研究了一圈,总结成两条:一个叫医生委员会,一个叫年薪制,之后我们就建立了和缓的医生委员会。
刘健:是医生一个自治组织吗?
李宇:对,它是个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所有的干部都是从医生中来,整个医生委员会的体系是为了整体的医生服务质量负责,而不是一个行政人员下KPI的那种管法。
刘健:那在国内这个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李宇:在自有医生模式里我们是第三方互联网医疗最多的。
刘健:医生组织的管理成了一个核心能力了。
李宇:对,我们叫一体两翼,医生一个翅膀,IT一个翅膀,所以医生管理是我们下了很大功夫,不断的迭代。现在还比较好,刚开始四个医生的时候真的很辛苦,因为你让大家信这个模式,甚至相信未来你是能长期组织的,这都很困难,所以一直到过了40个医生的时候才好一点,医生下定决心把自己的职业工作都压在一个公司上。
刘健:这个信任在初期是最难的过程。
李宇:对。
刘健:那你在给大的企业提供这种健康医疗服务的过程当中你们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李宇:我们是即时视频管理式医疗,也就是它跟保险公司的模式是一样的,它叫做健康组织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个医疗组织。我们大家都希望你越健康越好,所以保险公司和我们服务模式和患者三方,大家利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用户的健康着想。
刘健: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向模式,就是你不生病,你一直健康,我的收入才高。
李宇:这是我们想要的一个叫做医疗体系要干的事。过去保险公司的痛苦,就是他管不到过程只能管结果,所以他在筛选用户的时候就把高风险的人筛掉,他希望管这个医院,甚至他也没有数据来源,也没法控费,所以我们这种管理式医疗的办法,把门诊管起来,门诊是小额高频次占了他90%的工作精力,这个过程是特别适合我们做的,我们做下来把成本还能降低,反而他的体验还更好,这样我觉得核心就是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你的科技怎么让人变得更好,是你花钱少了,但体验却更好。
刘健:实际上你相当于给企业的每个员工都配了一个家庭医生团队,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能够举一个大家比较容易看得懂的例子让我们理解企业会员享受到这种家庭医生的好处是什么?
李宇:比如说,我们比较重视的这些全面实行的甲方,过去通常都是靠自己招聘几个医生护士,然后放一个医务室或者健康小屋,所以上了我们这一套线上服务之后,他就替掉了他的线下医务室,医院拿药的时候,现在在办公室半个小时就解决了。第二是很多福利会覆盖到他的家属,尤其家里的一老一小,经常要请假去陪孩子看病,我们自己都经历过这事。企业过去只能在支付层面上给大家一个经济补偿,现在是能在服务上提供医院的线上的即时医疗服务。
刘健:在这过程当中你们有没有碰到过解决大病的问题?
李宇:我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是当时我亲自打过电话回访的。医院都说高度怀疑是恶性的胰腺癌,我们推那个MDT的专家会诊,综合考虑是相对罕见一点的炎症,所以要按照胰腺炎处理,之后半年我们打个电话回访,病人家属就说,谢谢你们这个机构,我们这70岁老太太恢复很好。
所以确诊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是大病环节下最需要的,我们理解互联网能带给医疗产业的优势,就是这个事情的成本变得可负担,生产效率变得由互联网大大推动了。
刘健:和缓医疗是从院内会诊系统走起来的,这个优势你们还保持着吗?
李宇:是,我们整合医疗就是把过去积累的这个专家服务能力嵌入到了我们和缓视频医生的后台里,他们用的都是我们的自有系统,这样医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起一个专家会诊,而不用考虑在用户侧。
刘健:用不用交钱?
李宇:因为我们都是会员制的,不用用户再说考虑你怎么交钱,你患者不用动,你也不知道谁来看你的病合适,你甚至也不用挂号去看哪个科,我帮你全安排了,这样我和缓视频医生的角色,在后台因为有过去积累的专家池和系统的IT服务能力,它就变成个超级家庭医生且能保证一个优质高效,对于后台那些医疗供给侧来讲,因为这个流量被精准分诊过了,所以他也能高效的利用这个时间。
刘健:我觉得和缓在这上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你为什么起个名字叫和缓,好像不急不慢的意思。
李宇:好多人问是不是你说人生病的时候,需要心态和缓一点,其实这个是我查了半年,中国古籍记载最早的医生,一人叫和,一人叫缓,后世把这个和缓并称作为良医的誉称,它其实就体现我们说医生是医疗行为的主体,你要以患者的利益为中心服务,这样我们希望互联网能在生产力角度上促进一下,医院的替代,它应该是一个更良好的补充是个为健康服务的,是个能形成管理式医疗,是能在未来精准医疗的时候还能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生产组织体系。
刘健:原来和缓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你创业八年,我觉得这里面的酸甜苦辣很多,你对创业者你有什么建议?
李宇:我们这两个大的节点下,真的有两个濒死的状态,其实就是在交学费在掉坑里再爬出来的过程。总结一下,第一叫战略决定一切,第二叫执行就是找人,核心找方向就是在定战略,那后来再看执行不好的,有一些踩坑的,本质上还是战略定的不好,所以战略决定一切,真正执行的时候,这个人如果他本质上个体是可以的,你战略要是可以,这一定就走得通。
刘健:谢谢李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