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八幼秋冬传染病高发季
家长告知书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传染病有水痘、流感、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新冠肺炎、麻疹、风疹等,这类病毒的流行均有潜伏期,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广等特点,大多数可通过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是幼儿相对聚集和接触密切的地方,因此更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总之,防控形势至关重要,须引起各位家长的高度重视。
常见的五种秋冬季传染病:
1.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人群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部分可发展至重症流感。
3.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直接接触传播。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预后良好。
4.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俗称“乍腮”,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5.猩红热。是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口周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
6.新冠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及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有发烧、乏力、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腹泻等症状。如出现可疑症状,应戴好口罩尽快就近到发热门诊就医,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勤洗手、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戴口罩、室内常通风、少聚集、吃熟食等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感染。
为预防和控制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幼儿身体健康,维持园内正常教学秩序,做到科学防范、早期预警、有效处置。
现就我园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