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AP)病情复杂多变,在给患者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挑战。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制订的AP分类及诊断标准被誉为AP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该标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AP的诊治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多学科治疗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发现“亚特兰大标准”在AP的分级、严重度、并发症定义、预后评估、治疗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此背景下,国际胰腺病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Pancreatology,IAP)经过了5年的调查与讨论,于年发布了《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修订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也于年制订了《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CollegeofGastroenterology,ACG)、IAP与美国胰腺病学会(AmericanPancreaticAssociation,APA)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于年发布了《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ACG)和《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循证性指南》(IAP/APA)。如何评价不同指南的异同点,对我国AP的诊治工作和国际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本刊8期防治指南栏目张太平,曹喆,赵玉沛撰写的《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处理:国内外主要指南的比较与解读》一文结合AP临床诊疗中的热点问题对相关指南进行比较与解读。主要介绍要点如下:
1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体系的变化
2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体的早期治疗体系的形成
3营养支持
4抗生素的应用
5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6AP外科干预的治疗原则
7小结
您可登陆本刊网站在线期刊选择年8期阅读此文,也可点击本页最下面阅读原文的链接直接查看文章。
本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均来自网络,如涉及到作者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