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卫生部首席健康专家、第四军医大学著名教授万承奎,曾在做客央视《人物新周刊》节目时,向全国观众讲述了他的养生防病秘方。其中一条就是——“晚饭少吃点”。
晚饭不宜过饱
万承奎介绍,爱吃晚饭、晚饭吃得过多,是发生疾病的一个原因。
这是因为现代人往往忽视了早饭,轻视了午饭,早饭午饭马马虎虎,晚饭夜宵大吃大喝,这是百病之源!
中医上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11点~13点,过了下午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但现实中,我们并不能做到不吃晚饭,所以提倡,晚饭不宜过饱。
人在夜里睡觉不消耗热量,因此吃进去的大量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诸如皮下、血液、心肌、肝脏等,这造成了心血管等一系列疾病。
晚饭太丰盛,全身撑出病!
1、肥胖
据统计,90%的肥胖者缘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
2、糖尿病
长期晚餐过饱,经常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岛负担加重,加速老化,进而诱发糖尿病。肥胖也会引发糖尿病。
3、肠癌
晚餐若吃过饱,蛋白质食物无法完全被消化,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加上活动量小、进入睡眠状态中,使得肠壁蠕动缓慢,延长了有毒物质停留在肠道内的时间,增加了肠癌发生的风险。
4、高血脂症
晚餐若采用高蛋白、高油脂、高热量进食方式,会刺激肝脏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形成高血脂症。
5、高血压
晚餐内容若偏荤食,加上睡眠时的血流速度减缓,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进而引起小动脉收缩,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使血压突然上升,也加速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过程。
6、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饱,血糖和脂肪酸的浓度会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间活动量小,也加速脂肪转化,极易形成脂肪肝。
7、急性胰腺炎
晚餐暴饮暴食,吃得太多,再加上饮酒等,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健康晚餐的3条建议
1.分配好一天饮食的比例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谚语,早餐吃得像国王,午餐吃得像公主,晚餐吃得像乞丐,就是告诉大家要合理分配吃饭的比例。
根据中国营养膳食指南,一天三餐摄入量比例,最好是“”原则:即:
早餐占3成
午餐占4成
晚餐占3成
2、晚餐要在下午5~7点间吃
按照古代人的说法,一般日落后就不吃东西了,但考虑到现代人的生活作息时间,推荐人们在晚上5点~7点间吃晚餐,并尽量保持规律。即使加班不能保证每顿都按时吃饭,也最好在此时间段内吃些健康零食、水果,喝杯牛奶。
3、晚餐要注意粗细搭配
很多人知道晚饭要吃得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太浓汁厚味,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海产品、瘦肉、蛋类都可以。注重粗细搭配,多吃些蔬菜和粗粮,少吃肥肉,从而增加胃肠动力,有助消化。
(转自人民日报怎么治好白癜风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