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时间:2021-2-23 17:06:09 来源:胰腺炎

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又进入了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孩子的在园健康,我们已启动了防控措施。严格加强对园内的清洁消毒,注意开窗通风;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严把食品安全与卫生关;班级老师加强对幼儿的健康卫生教育。园内要求各班级老师在园密切   

易感人群:

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一次发病可终身有较高免疫力。

预防措施:

1.对水痘最好的预防方式是接种水痘疫苗;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期呆在密闭的环境中。

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在口腔两侧颊粘膜靠第一磨牙处的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任何年龄均可感染麻疹,过去一般以8个月到5岁发病率最高,且每隔2~3年有一次大流行。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最多。

传播途径: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口咽、鼻、眼结膜分泌物、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具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经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主要症状:

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4天,伴体温增高,症状加重。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3~5天出齐。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疹间皮肤正常。出疹3~5天皮疹出齐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消退初期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历时约1~2周。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触病人后90%以上易感者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而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到母体抗体的保护,很少患病。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

预防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2.保护好易感人群;3.管理好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同时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传染。

主要症状:

多数以耳下部肿胀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有发热、头痛、畏寒、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肿大先从一侧开始,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发红,发热38度-40度不等。整个病程10-14日。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例多发生在5-15岁人群。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多喝水、勤运动、勤通风、勤晒衣;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不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3.外出时,特别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戴口罩;4.如果儿童疑似流行性腮腺炎,要及时就医;5.儿童应及时接种疫苗;6.避免与其他病患接触,易感人群可使用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

传播途径:

飞沫,直接接触及被污染物品接触。

主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老人。

预防措施:

多饮水、多休息,勤洗手,多通风,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Norovirus),又称为脓融病毒,是一种可以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毒。

主要症状:

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

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2.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尽量减少到外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吃;4.流行季节尽量不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活动,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5.生蚝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该在深度加工后食用,尽量不要生食;6.如果家中有诺如病毒感染病人,应积极治疗,并适当隔离。家人在处理呕吐物时也要带上口罩,并及时使用含氯漂白剂等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预防病从口入。

常见的预防措施

1.避免受凉   这段时间白天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早晚的气温较低,那么我们就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冬季参加锻炼时,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运动出汗要及时帮幼儿脱衣服,等到“回冷”时就很容易着凉感冒了。2.优化环境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使空气清新清洁,减少病菌,预防疾病。如果发病要及时就医治疗,同时要进行消毒处理。3.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4.生活规律睡眠也很重要,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5.加强锻炼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6.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养成正确洗手这个简单的习惯,加强卫生意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10月15日为“国际洗手日”,它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等公共场所将用肥皂洗手由一种观念转化为自觉行为。另外出门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少到拥挤的场所。7.免疫预防疾病流行季节可到疾控中心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水痘等疫苗。8.及早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传染病家长一定配合治疗好好休息,至到痊愈经保健医生确认方可入园。

正确洗手很重要

秋冬季节传染病多,洗手尤为重要。保持干净的小手,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l

ove

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传染病并不可怕,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它,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流行。相信在我们共同配合下,可以有效的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金太阳幼儿园与您一起共筑一道健康屏障,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cmo.com/yszl/1732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