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小学爱国卫生运动系列宣传之预防传染病

时间:2020-10-22 6:52:03 来源:胰腺炎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夏季天气炎热,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水源食物、环境容易受污染,是各类传染病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在夏季是繁殖高峰期,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水源、食物、环境,使人类得病。天气炎热,人的体能消耗量大,喝水多减弱了胃肠功能和抗病能力,易致病。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预防夏季传染病吧~

甲类传染病——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及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患者及带菌者的粪便或排泄物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可饮起霍乱暴发流行。

好发人群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卫生条件差者及胃酸缺乏者尤甚,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能产生抗菌抗体和抗肠毒素抗体,但也可再感染,极少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重在预防

提高卫生意识: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不吃生食,不饮生水,生熟食物分开。

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多吃蔬菜水果,吃营养丰富的食物。

尽量吃全熟、热的食物,避免食用生鱼片以及未烹制熟的海鲜。

只喝安全的水以及用安全的水刷牙,不喝生水。

可口服霍乱疫苗,预防口服霍乱的有效率可达到90%。

其他常见夏季传染病

1·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常见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全年均可发生,5~7月份为高发季节,学龄前儿童普遍易感。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少数病例可出现嗜睡、呕吐等重症表现,个别的可导致死亡。

2·登革热

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登革热主要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流行,山东省每年均会有登革热输入病例发生,由于我市有白纹伊蚊的分布,所以输入性病例可能引起本地传播。

3·猩红热

是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冬季和初夏高发。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

4·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腮腺炎或流腮,俗称“痄腮”。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以5岁至9岁的儿童最多见;以鼻咽部分泌物的飞沫等为传播途径,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可达39度至40度;腮腺肿大,表现为以耳垂为中心的整个肋腺呈弥漫性肿大的特征,并可波及颌下区;肿胀区较软,有胀痛,张口或咀嚼时疼痛加重;腮腺导管口无红肿,挤压无脓液。发病时,患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者占70%~75%,若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成脑膜炎、胰腺炎、肾炎、睾丸炎、卵巢炎等。

5·肠道感染病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全年均可发病,多种细菌病毒均可导致腹泻出现,一般夏秋季节高发。主要因为夏秋季气温高,各种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加之食品加工保存不当,大量冷饮摄入等共同导致。

如何预防夏季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变味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清洁居住环境,避免误食苍蝇、蟑螂叮爬过的食物。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加强粪便管理,及时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并做好消毒清洁,不让蚊蝇有孳生繁衍之处,防止蚊虫叮咬,彻底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四害。

3.学校及生活、办公场所要常通风。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一旦患病要自觉隔离。各级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保持教室、宿舍等的通风换气,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cmo.com/yszl/1678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