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病理常把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
我们亲切的称它为“节日病”
诊断标准国内外指南关于AP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认为确诊AP至少须要符合以下3项标准中的2项:
(1)与AP相一致的腹痛症状;
(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3倍正常值上限;
(3)符合AP的影像学特征。
由于胆源性胰腺炎的高发生率(约占AP的40%~70%)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性,ACG及IAP/APA均推荐对所有AP患者入院时行腹部B超检查。而《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认为超声检查虽然可以初步判断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且有助于判断有无胆道疾病,但易受胃肠道积气的影响,对AP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而推荐CT扫描作为诊断AP的标准影像学方法。
AP全身并发症及严重度分级AP的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器官功能衰竭(organfailure,O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全身感染、腹腔内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胰性脑病。其中OF是最重要的全身并发症。
AP的临床分期
依据AP的2个死亡高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修订版)》将AP病程分为2个可重叠的区间:(1)早期,多为发病1周内(<7d)可延长至第2周,为胰酶的异常激活引起细胞因子的瀑布样级联反应,临床表现为SIRS,持续存在的SIRS可发展为OF。早期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由是否伴有OF及OF持续的时间决定。(2)后期,发病1周后(>7d),病程可长达数周甚至数月。仅MSAP或SAP才有后期,临床表现为局部并发症和/或全身并发症的持续存在,局部并发症的性质和OF持续的时间决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