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养风险筛查
推荐意见:胰腺炎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应予以营养风险筛选。(B级)
二、营养治疗的适应症
1.对于轻度至中度胰腺炎,可应用镇痛药、静脉补液、禁食及逐渐增加进食(一般在3-4天内)。(C级)
2.是否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营养状况决定。
1)无并发症的轻、中度胰腺炎患者,通常不需要营养支持治疗。(A级)
2)对于无严重并发症的各类胰腺炎,如果预期静脉补液时间5-7天,均应考虑给予营养支持治疗。(B级)
3)对于静脉补液5-7天的轻中度胰腺炎,需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B级)
4)重症胰腺炎应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A级)
三、营养途径选择
(一)肠内营养
1)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PN);或至少可行的话,应优先选择肠内营养。(A级)
2)肠内营养可用于胰腺的并发症,如瘘,腹水和假性囊肿。(C级)
3)连续的肠内营养输液优于循环或单次注入。(B级)
4)鼻胃管可用于肠内营养输注,过幽门置管不是必需的。(B级)
5)应用以短肽为基础的中链甘油三酯(MCT)乳剂行肠内营养,可以患者提高耐受性。(B级)
(二)肠外营养
1)当营养支持治疗可行,且肠内营养是禁忌或不能良好耐受时,可选用肠外营养。(A级)
2)当基线甘油三酯水平低于mg/dl(4.4mmol/L),且既往无高脂血症病史时,应用IV型脂肪乳剂通常是安全的和可良好耐受。(B级)
3)在糖代谢控制尽可能正常的前提下,葡萄糖是首选的碳水化合物来源。(C级)
4)推荐:使用谷氨酰胺(0.30g/Kg丙氨酰谷氨酰胺)。(C级)
5)没有特定肠外营养并发症的胰腺炎患者是少见的。一般应避免过度营养。(C级)
四、营养素要求
通过营养治疗满足营养素的需求。(B级)
1.热量
早期:体内以分解代谢为主,给予过高热量无法阻断分解代谢,且增加肺、肝肾等脏器代谢负担。一般给予20千卡/(kg.d)。
后期:25-30千卡/(kg.d),脂肪乳剂供能比例30%-50%,热氮比-:1。
2.蛋白质1.2-1.5g/(kg.d)。
最终的营养支持方案还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控制等,需要多学科协作调整治疗方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