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越来越精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呈现逐渐减少趋势的今天,注意增加粗粮,补充膳食纤维,可以有效防治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然而,吃粗粮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控制地超量摄取,不仅难以起到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作用,还可能造成诸多的问题。
1、粗粮的营养有哪些?
粗粮主要包括谷类中的小米、糙米、燕麦、玉米、高粱、大麦、黑米、紫米、荞麦、麦麸等以及各种干豆类。粗粮含丰富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等。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吃粗粮有哪些好处?
(1)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粗粮的B族维生素含量比细粮高,此外,含钾、钙及植物化学物质也比较丰富。(2)粗粮膳食纤维含量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防治便秘的作用。粗粮中膳食纤维多,能量密度较低,可使摄入的能量减少,有利于控制体重,防止肥胖。(3)调节血糖粗粮或全谷类食物餐后血糖变化小于精制米面,血糖指数较低,可延缓糖的吸收,有助于改善糖耐量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4)防治心血管疾病粗粮中含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汁的排泄,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同时富含植物化学物如木酚素、芦丁、类胡萝卜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学物,可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3、粗粮的营养多多,是不是越多越好?粗粮虽好,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如果纤维素摄入过多,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影响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导致营养不良。所以不同人群应根据需要来摄入粗粮,即不同人群,不同数量。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肠炎病人要少吃粗粮。患有胃、肠溃疡,急性胃肠炎、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食物要求细软,应避免吃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