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蛋白饮食比例的增加,胰腺炎发病率亦在迅速地增长。医院罗羽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病情发展快,易被误诊、医疗花费高。”
急性胰腺炎(AP)是指各种病因导致胰酶(胰液中的消化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年修订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明确指出,质子泵抑制剂(PPI)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还可预防胰腺炎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近年来,国内多个研究显示,PPI还可运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主要并发症——术后胰腺炎(PEP)的防治。
抑酸减胰液
胰腺分泌胰液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且以体液调节为主。体液因素主要有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CCK),酸性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可引起促胰液素和CCK释放,从而刺激胰腺分泌。因此,抑制胃酸分泌,可减少胰液分泌,有效防治AP。
那该如何为胰腺炎患者选择抑酸药物?PPI具有抑酸作用强、疗效持久,且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治疗时可优先选用。可选择吸收快、稳定性强、提高胃内pH效果持久、抑酸靶点多、能全方位地抑制质子泵泌酸通道的药物,如第五代的PPI——雷贝拉唑。
对抗并发症
AP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这是由于在SAP早期,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对胃黏膜损伤作用增强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预防循证指南》推荐用于防治应激性溃疡的抑酸药有H2受体拮抗剂和PPI。毫无疑问,抑酸能力越强的药物,提高胃内pH的效果越好,胃酸对胃黏膜损害越小。临床研究显示,使用PPI等抑酸药,除能抑制胃酸对胰腺刺激外,还可降低SAP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或缩短出血时间。
PPI治疗期间,因胃内pH值升高,胃窦部G细胞的胃泌素分泌增加,血中胃泌素水平升高,胃泌素对胃黏膜区有营养作用,胃黏膜生长加速,有利于受损黏膜修复。故PPI对AP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优于H2受体拮抗剂和硫糖铝。
术后胰腺炎,PPI来防治
ERCP已成为目前胆总管结石等胰胆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具有有创性,可导致许多并发症,常见如AP和高淀粉酶血症。一项纳入了例患者的研究发现:ERCP术前、术后联合应用PPI、生长抑素和蛋白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有效预防ERCP胰管显影者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