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里竟抽出厚厚一层ldquo油r

时间:2021-8-11 12:29:56 来源:胰腺炎

前不久,四川泸州的潘先生和朋友聚餐吃火锅后,突然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干呕等症状,入院抽血检查时,发现他的血样标本泛着白色。

医生介绍,很多平日高糖、高脂饮食的人,血管中抽出的血液有的甚至像牛奶,经过沉淀后,表面都会浮着厚厚的一层白油,甚至仪器都无法检测出血脂值。

潘先生在检查时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他的血脂高得让仪器“直接爆表”,测不出数值。

最后,结合相关检查和诊断结果,他被确诊为急性复发性胰腺炎(重症、脂源性)、高脂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对症治疗的同时,医生一再叮嘱潘先生以后一定要清淡、规律饮食,少吃油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导致高血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油脂摄入量过高。

若以80岁寿命为前提,一个人一辈子要吃约8万顿饭,其中,食用油的摄入数量甚至可高达1吨有余。如此大量的油进入人体,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油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脂肪,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油。然而,过多地吃油可能会增加肥胖症、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一般成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或30克。而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每日食用油量已经超过40克,部分上海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吃油达到80克,北京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吃油达到65克,这与推荐量相比都大大超标。

想要控制脂肪摄入,一定要避免食用油炸食品。这类食品非常容易让人“上瘾”,上瘾的结果就是产生依赖。油炸油煎食品尽可能不要吃。

有些朋友说,吃一口还不行么?事实往往是,吃了第一口就有第二口,吃了第二口就有第三口,尤其对于自控能力往往不是很强的人来说,“吃一口”常常是一句空话。所以还是希望干脆一口不沾。

油炸食品一方面是催肥,容易长胖,成年人还会导致高脂血症。更严重的另一方面是油炸食品里含有致癌物质。

如果是油炸淀粉类食品,比如油条、油饼、薯条,会产生丙烯酰胺,如果是油炸蛋白质类食品,比如炸肉串、炸鱼等,则会产生多环芳烃,这两种物质都是有潜在致癌风险的物质。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内容、知识、视频、图片等均来源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平台对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图片如侵权请联系邮箱:liuhongxin

eyisheng.net.cn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scmo.com/jbcs/18209.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排行
积极防备慢性胰腺炎

不酗酒、少饮酒。长期酗酒之人易引起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是慢性胰腺炎的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积极防备慢性胰腺炎

不酗酒、少饮酒。长期酗酒之人易引起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中毒是慢……【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