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粥最养人?
白米粥一向被视为“最养人”的食物,不但为大众所喜爱,还是最常见的“病人食物”,很多住院病人主动地放弃固体食物,改吃粥食,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加快恢复。白米粥真的这么营养吗?让我们先来看看白米粥的营养成分表:
从数据上来说,粥里面近90%是水,其他的主要物就是糊化的淀粉(碳水化合物),这让它具有先天的优势:易消化。但粥的好处也是它的劣势,它的营养构成很单一,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都非常低。
哪些人适合喝白米粥?
白米粥的优势是易消化。米粥加热煮制时间更长,更容易被小肠内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并吸收进入血液。因此,白米粥可以减轻胃肠消化负担,特别适合消化功能不佳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如胃肠炎、严重消化性溃疡、胰腺炎、严重肝炎等以及一些极度衰弱的病人。
哪些人不适合喝白米粥?
1、生病别只喝粥,蛋白质营养补充很重要
粥并不是生病时的最佳选择。大部分疾病,身体的恢复需要充足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反而要比平时更加注意营养的摄入。生病期间只喝白粥蛋白质等营养严重跟不上,反而会影响身体恢复。
2、想「养胃」也要少喝粥
肠胃类消化道疾病,发病期间的短期内(注意是短期内)喝一些比较软烂的食物,比如白粥,的确有助于减轻消化道的负担。但对于严重的溃疡患者或者有反酸问题的朋友,只吃汤汤水水,反而会加重症状。
3、儿童早餐少喝粥,留点肚子吃其他食物
早餐作为一天中重要的第一餐,除了吃饱还要注意营养的摄入。特别是对于学龄期的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的摄入,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类及以上的食物:谷类及薯类食物、鱼禽肉蛋类、奶和奶制品、豆类和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
4、婴幼儿只喝粥,可能影响咀嚼能力发育
婴幼儿不是不能喝粥,而是不建议一直只给孩子吃糊状的食物。长期主食只喝粥,可能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受影响,比如牙齿萌出、咀嚼能力的发育。随着宝宝长大,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都增加,主食只有粥,可能造成能量不足。
5、糖尿病患者喝粥,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大
白粥易消化,但也是个双刃剑:升血糖小天才,糖尿病患者的天敌。食物煮得越软烂,消化就越容易,餐后血糖上升也越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提出,糖尿病病人不宜喝熬煮时间较长的精米白粥。喝白粥之后,除了血糖飙升之外,还会导致随之而来的血糖骤降,甚至降到正常血糖水平以下,严重后果还会造成低血糖。
健康喝粥注意这3点
对于健康人群,白粥不是不能喝,而是要适量喝、有技巧地喝。给大家整理了健康喝粥的3点建议:1.注意配餐搭配
白粥千万别只会搭配咸菜,不仅没营养,还容易钠含量超标。所以可以考虑搭配一些蔬菜、肉类食用。2.试试杂粮粥
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全谷和杂豆类食物50~克,相当于一天主食的1/3左右。白粥的营养比较单一,加入燕麦、杂豆、薯类等粗粮后就会强很多。3.适当改变进食的顺序
针对粥类的升糖指数较高,可以试试改变进食顺序。研究表明,吃饭时先吃蔬菜、肉蛋类等,最后吃主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餐后的血糖应答,让血糖更平稳一些。学校企事业单位餐厅运营者管理有限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