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器官,实际上在我们身体的消化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有时我们不得不面临胆囊切除的抉择。那么,人没了胆囊,身体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胆囊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器官,胆汁由肝脏产生,通过胆管流入胆囊。当人体进食后,尤其是摄入高脂肪食物时,胆囊会收缩并将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因此,胆囊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到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人没了胆囊,三种疾病或会找上门
一、消化不良与脂肪泻
胆囊切除后,胆汁的流动失去了胆囊的调节作用,变得更为连续而不再是集中释放。这导致胆汁在肠道中的浓度降低,无法有效分解脂肪,从而引发消化不良和脂肪泻。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油腻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胆管结石风险增加
胆囊切除后,胆汁的流动路径发生改变,胆汁直接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由于胆管相对于胆囊更为细长且曲折,胆汁中的成分更容易在胆管内沉积,形成结石。胆管结石不仅会引起胆绞痛、胆管炎等症状,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三、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囊切除后,胆汁的连续分泌和缺乏胆囊的调节作用可能导致胆汁反流至胃内,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胃痛、胃胀、恶心等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影响胃黏膜的健康,增加胃癌的风险。
面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我们不禁要问:胆囊真的是能不切就别切吗?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