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概述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血症。
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临床上分为两类:
①原发性,罕见,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
②继发性,常见于控制不良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
高血脂的症状早期患者很少能够自我察觉,需要通过检测才能发现。血脂水平特别高时,脂质沉积在肌腱和皮肤内,患者的上眼睑内侧会出现黄色脂肪粒,在肘部、膝部、手足出现黄色肿块或是脚跟部跟腱肿大,甘油三酯很高时可引起肝脾肿大和腹部剧烈疼痛等胰腺炎的症状。
高血脂的并发症血脂代谢异常常会导致高血脂,血脂可在血管壁上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如果高血脂没有得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会逐渐加重,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斑块增大、增多,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
血脂与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心脏缺血,继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很多因素会引起冠心病:比如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
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所以,防治冠心病首先就要降血脂。长期调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血脂与脑梗塞
脑梗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诱发脑梗的罪魁祸首。所以,长期降脂治疗能够减低脑中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血脂与糖尿病
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疗高血糖外,还需要调节血脂,是减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每2~3个人就有1个人血脂异常升高。这种情况会使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提前出现。一旦患上糖尿病,如果再出现血脂异常,无异于“雪上加霜”。故糖尿病患者在注意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血脂,应每个季度查一次血脂水平,发现增高,马上服药以及控制饮食使血脂调至正常水平。
血脂与脂肪肝
血脂高和脂肪肝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脂肪大量沉积在肝脏上面,会导致脂肪肝形成,而脂肪肝常合并血脂增高,血脂异常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诱发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而患者在日常中的不良行为与不良的饮食是容易导致脂肪肝出现的。每天摄入的肉量满足人体需要即可,如果过量摄入就会造成肝脏内的脂肪沉积,容易诱发脂肪肝。脂肪肝患者应该及时治疗,阻止脂肪肝的发展。改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调理,除此之外,应用调脂药进行治疗。
高脂血症的治疗
如果血脂一旦升高,出了生活行为干预之外,还要尽快进行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降脂药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优缺点也各有不同:
一、西药
常用的有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烟酸类药物(包括烟酸、烟酸肌醇酯、阿昔莫司等),以上药物通过不同原理降低血脂,效果较好,但副作用较多,常见副作用有有腹胀、腹泻、便秘、头痛、失眠、皮疹。此外,还有精神抑郁、感觉异常、皮肤过敏或疼痛。并可引起脱皮、转氨酶升高。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无力、肌痛、无尿、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等。
二、中药
目前市面上的中药降脂药物很多,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即症状和体征,即患者自身感觉到的不舒服感觉,中医主要以症状和体征为治疗目标。所以,中药降脂药对症状改善效果较好,但对于血脂指标的改善,效果却不理想。
三、海洋生物药
海洋生物药是采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海洋药物。其具有易吸收、效果明显、无副作用等特点。目前常用的海洋降脂药物有甘糖酯片等。
甘糖酯片不但有效降血脂,而且可以降血粘,溶解血栓,保护血管内皮,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对于高脂血症、高血粘、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心绞痛、脂肪肝等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连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都可放心服用。
甘糖酯片,比中药更有效,比西药更安全,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选用药。
甘糖酯片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