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一天还好好的,打算第二天办出院,没想到人突然就没了,医院都过我同意就把我丈夫的遗体给火化了,这不是‘毁尸灭迹’吗?!”
赵女士气愤地在网医院被医生“治死”后又被“毁尸灭迹”的经过,她扬言一定要为丈夫讨个说法。
现如今,无论做什么都要讲个程序正当,火化尸体更应该“验明正身”,医院拉错人了,那殡仪馆怎么就直接给人火化了呢?
即将出院的丈夫猝然离世年8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正在办公室工作的王先生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疼痛程度之剧烈让他难以站立。
同事们见状立即拨打了,并联系了王先生的妻子赵女士。
救护车很快到达,将王先生医院,在急诊室,医生迅速为王先生进行了血常规、血淀粉酶、血脂等一系列检查。
结果显示,王先生的血淀粉酶水平明显升高,达到正常值的5倍以上,结合CT扫描结果,医生给出了诊断:急性胰腺炎。
考虑到病情的严重性,医院决定让王先生立即住院治疗,在随后的一周里,王先生接受了积极的治疗。
医院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同时辅以中药调理,禁食、补液、营养支持等措施也同步进行。
到了9月3日,王先生的症状有了明显缓解,他不再感到剧烈的腹痛,食欲也逐渐恢复。
血淀粉酶水平也降到了正常值的2倍左右,主治医生在查房时表示,如果继续保持好转,可以考虑在9月6日出院。
9月5日,也就是住院的第九天,王先生的情况看起来已经大有好转,上午查房时,李大夫再次确认了各项指标,认为符合出院标准,建议第二天出院。
这个消息让王先生和赵女士都感到欣喜。
当天下午3点左右,感到身体状况良好的王先生提出想出去走走,在征得医生同意后,他在赵女士和一位好友的陪同下,在医院附近的小公园散步了约30分钟。
虽然王先生表示腹部还有些隐隐作痛,但李大夫在晚间查房时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建议出院后在家休养调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时,噩梦突然降临。
9月5日晚上9点10分左右,原本已经准备休息的王先生突然感到胸口剧痛,呼吸困难,并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
赵女士立即按下床头呼叫铃,护士迅速赶到病房。
看到王先生的状况,护士立即通知了值班医生,医院随即启动了紧急抢救程序。
心电图显示王先生可能发生了心肌梗塞,医生们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使用了吸氧、止痛、扩冠等急救措施。
然而,尽管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王先生的情况仍然不断恶化。
在抢救过程中,医生们考虑到可能存在肺栓塞的风险,立即进行了相关检查和治疗,然而,王先生的生命体征持续下降。
最终,在9月6日凌晨1点05分,经过近4个小时的抢救,王先生还是离开了人世。
王医院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主治医生李大夫表示,王先生在住院期间的各项检查并未显示有严重的心脏或肺部问题,他的猝死来得太突然了。
医院随即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王先生可能是因为急性心肌梗塞或肺栓塞而猝死。
然而,这个解释并不能让王先生的家属满意,赵女士质疑,如果王先生真的存在心脏或肺部问题,为什么在之前的检查中没有被发现?
死不见尸医院无法给出明确的死因,认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医疗疏忽。
回顾整个治疗过程,争议的种子似乎早已埋下,王先生最初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这一诊断本身并无太大争议。
然而,在随后的检查中,医生还发现王先生存在心律失常、左室肥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多项问题。
这些并发症的存在,让王先生的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赵女士回忆,在得知这些并发症后,她曾多次建议将王先生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全面治疗。
然而,医院采纳,医院认为王先生的病情在常规病房也能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必要占用紧张的ICU资源。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似乎无可厚非,但在王先生离世后,却医院的一个重要理由。
更让赵女士无法接受的是遗体处理的过程,在王先生离世后,赵女士原本希望能再看一眼丈夫的遗容。
然而,医院时,却被告知王先生的遗体已经火化。
医院解释说,由于担心尸体腐败可能带来的卫生问题,他们按照常规程序处理了遗体。
然而,赵女士坚持认为,在未经家属同意的情况下火化遗体,是对逝者和家属的严重不尊重,也可能是为了掩盖医疗过失的证据。
面对这一系列的质疑和不满,赵女士决定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道,医院,要求对整个治疗过程和死亡原因做出详细解释。
同时,她还聘请了律师,准备向卫生部门和司法机关投诉。
赵女士的行动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